上海市生態環境保護“十三五”時期的主要成效
(一)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完成
藍天保衛戰方面,取消分散燃煤,完成中小燃氣(油)鍋爐的提標改造,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。完成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治理3262家。實現車用柴油、普通柴油、部分船舶用油“三油并軌”,上海港率先實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。高污染車輛淘汰、新能源車推廣、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等走在全國前列。碧水保衛戰方面,完成水源保護區排污口調整。啟動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。落實河湖長制,全市河湖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。凈土保衛戰方面,完成農用地土壤詳查和類別劃定,在全國率先完成企業用地基礎信息調查,完成南大、桃浦等區域土壤修復試點。垃圾分類攻堅戰方面,率先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,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。綜合整治方面,完成“五違四必”區域整治任務,“五違”集中成片區域基本消除。完成兩輪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,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。
(二)環境基礎設施能力水平持續提升
完成31座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和17座污水廠新擴建工程,總處理能力達到840萬立方米/日,污泥設施規模突破1000噸干基/日。完成1700余個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、54座雨水泵站截流改造,完成2.1萬余處雨污混接改造。實施40.9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和濕垃圾集中處理能力1.7萬噸/日,無害化處理總能力達到4.2萬噸/日。危廢焚燒規模達到36.5萬噸/年。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基本貫通開放,7個郊野公園先后建成開放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.5平方米。
(三)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
劃定生態保護紅線,守牢生態資源環境底線。完成低效建設用地減量66.8平方公里。堅決淘汰“三高”落后產能,累計完成市級產業結構調整項目5908項,產業結構成片調整區域51個,實現鐵合金、平板玻璃、皮革鞣制全行業退出。嚴控煤炭消費總量,。推廣新能源汽車42.4萬輛,集裝箱鐵海聯運達到26.79萬標準箱。推廣綠色建筑總面積2.33億平方米、裝配式建筑1.5億平方米。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。
(四)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完善
成立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,強化對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統籌領導。印發《關于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》,啟動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工作。修訂環境保護、大氣污染防治、排水與污水處理等6項地方性法規和建筑垃圾處理等市政府規章,發布9項地方標準。完成全國污染源普查,基本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全覆蓋。完成環境稅費制度改革。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。持續深化長三角區域污染聯防聯控。